
一切的开始:从Windows电脑到MacBook
apple
大家好,我是Joe,今天我想带大家进行一次穿越时光的小旅行——我的电脑世界之旅。一切始于我童年卧室里的Windows电脑,一直到我现在的伙伴MacBook Air M3,除了那些我可以用智能手机处理的事情外,我几乎用它来处理所有事情。
起步:Windows、工具与早期探索
在我的童年,一切都始于Windows电脑。我探索互联网,试用新工具,并创建网站。我的关注点在于软件,或者说,如我所说,是OSI模型第5层及以上,而非硬件。像调制解调器和交换机这样的设备——它们总能正常工作,对我来说这已足够。硬件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;只要一切运行顺畅,我就满足了。
那时,几乎没人考虑过安全解决方案。我依然记得,作为一个青少年,我曾用“Cain & Abel”等工具查看当时城市中所有在线的电脑——甚至能访问它们的共享文件。防火墙和终端保护?对大多数人来说,这些都是陌生的概念。那段经历让我意识到,许多系统竟如此脆弱,轻易就能被入侵,这让我极为着迷。
当然,电脑也给我带来了乐趣。像Need for Speed这样的赛车游戏,或SimCity、Age of Empires、Empire Earth等策略游戏,都能让我玩上好几个小时。我也玩过一些《反恐精英》,虽然我必须承认,我的水平从未能与朋友们相匹配。但这丝毫没有减少乐趣——关键在于大家一起度过时光,通过TeamSpeak交流。大多数公共TeamSpeak服务器距离太远,经常导致高延迟。所以,我决定搭建自己的TeamSpeak服务器,并将其上线。不久,它就在当地迅速走红,广泛使用——这是我构建小型数字基础设施的第一步。
我对硬件的热情一直有限。诚然,当我安装第一块GeForce显卡时,我感到非常兴奋,但我甚至记不起具体型号。当风扇噪音变得过大时,我购买了Zalman水冷系统(Zalman Reserator 1散热器)。那在当时真是一个亮点,也是我对硬件热情的顶峰。我继续专注于软件方面——幸运的是,硬件通常都能正常运作,除了那块因老化最终失效的硬盘。
从卧室到办公室
自然,在选择职业时,我选择了IT,并开始接受系统技术的培训。在那段时间里,我告别了大型工作站,转而使用笔记本电脑。为什么呢?因为我看到许多商界人士都使用带扩展坞的笔记本电脑。我被它们所提供的便携性和灵活性深深吸引。
我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路上,都是我的忠实伙伴。它非常适合用来备份我Canon EOS 7D的照片——相机内16GB的闪存很快就满了,我不得不不断将照片传输到笔记本上。为相机增加更多存储空间太昂贵,我买不起。所以,我使用了外部硬盘,与笔记本配合得很好。即便做了这样的转换,我也从未觉得需要回到大型工作站。笔记本的便携性让我能灵活地处理工作与爱好。在家中,我配备了一个带大显示器的扩展坞,享受着两全其美的体验。
从Windows用户到macOS爱好者 像许多人一样,我曾经嘲笑过苹果——那时Windows无疑是主导的操作系统。但在2007年,一切都改变了。Windows Vista让我之前运行迅速的电脑变得异常迟缓。即使购买一台全新的昂贵电脑也无法改善状况。出于挫败感,我决定尝试新事物,买下了我的第一台MacBook。一些同事早已对其赞不绝口,但他们不断的推广和极端的铁粉态度起初让我望而却步。他们不停谈论所谓的革命性特性,声称其他系统无法比拟。我觉得这种对macOS优越性的不断吹捧既夸张又近乎狂热。我并不想仅仅因为他们如此热情就被说服,相信它是最好的。他们坚持把苹果塑造成唯一正确选择的态度,让我长时间都不愿考虑它。
切换到macOS出乎意料地简单。我所需要的大部分功能都很直观,我也能迅速恢复工作。全新的用户界面起初有些陌生,但我很快就适应了,并开始欣赏它带来的好处。macOS为我提供了意想不到的便捷和流畅的用户体验,我很快就爱上了它。那时,我大多在浏览器中工作,用Lightroom处理照片,并满足于一个终端和一个简单的代码编辑器。我的第一台MacBook Pro——2008年的铝制一体机,曾是我的梦想之作,陪伴我约五年。即使当硬盘开始老化时,我也将其换成SSD,为设备注入了新生命。当时,你还可以自己动手更换。当钱不充裕时,就像我培训期间那样,能在线订购一块便宜的Samsung SSD,而不必支付苹果的高价,真是太棒了。如今,这已不可能,因为CPU、GPU、RAM和存储都集成在一枚芯片上。这意味着你无法像以前那样更换或升级单个组件。不过这对我来说并无大碍,因为基础型号已足以满足我的工作需求。即便不足,如今钱也不再是大问题,尽管存储价格依然离谱。
MacBook Pro多年来一直陪伴着我,始终为我的需求提供充足的动力。唯一真正困扰我的是风扇,它们噪音极大。尤其在夏天,设备会变得异常炙热,Intel处理器常常让风扇全速运转,产生持续噪音。这刺耳的声音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——几乎成为一种小创伤,因为我多年来不得不在轰鸣的机器旁工作。有时情况糟糕到我不得不戴上耳机才能集中注意力。尽管存在这个问题,MacBook Pro依然表现出色,长时间内都是我忠实的伙伴,可靠地处理所有工作。
MacBook Air:全新起点
2020年末,局势发生了转变:苹果推出了搭载M1处理器的MacBook Air。M1是苹果为MacBook开发的首款处理器,基于ARM架构,而非以往Intel处理器使用的x86架构。这一架构变革显著提升了性能和效率。Intel处理器依赖高时钟频率和多核心来提供性能,而M1则能高效利用资源,专门针对macOS的需求进行优化。这意味着任务处理得更快,而系统耗电更低。M1的另一个优势是不需要风扇,因为其产生的热量相比Intel前代产品明显更低。这使得MacBook Air M1不仅更强大,而且完全静音,为工作环境带来极大的舒适感。没有了风扇的噪音,更多的性能,以及在高负载下超过5小时的电池续航——简直是梦想成真。我选择了基础型号,感到非常激动。终于,我可以在没有风扇持续嗡嗡声的背景下安心工作。
尽管M1型号依然表现优异,但我在2024年3月换用了全新的MacBook Air M3。说实话,与M1相比,我几乎感觉不到性能上的差异,但电池续航更长,这已足以促使我升级。
然而,我并不总是直接在笔记本上工作。在家里和办公室,我都配备了一个外接显示器——Apple Studio Display,为我提供更多屏幕空间和更好的桌面姿势。我还使用苹果的外接键盘和触控板。没错,是触控板——我已经超过10年没有使用鼠标了,这大概始于我转用笔记本电脑。它们都是苹果的产品。随着你们对我的了解加深,会发现我真正欣赏一个运作良好的生态系统所带来的种种优势。我曾用过一台三星显示器,因为它价格实惠,但常常需要连接三四次,才能让图像通过USB-C正常传输。这极其令人沮丧,这也是我最终购买Apple Studio Display的原因,尽管最初价格让我有所犹豫。
现在,我正用我的MacBook Air M3写这篇博客文章,享受着清晨的宁静,手捧一杯Gyokuro绿茶等待日出,在新的一天开始前,让我的MacBook伴我同行。
最后感想
我的MacBook Air M3是我在计算机世界旅程中的现阶段巅峰。它运行迅速、静音无声,且完美契合我的需求。它代表着所有塑造我成为IT爱好者的历程和发展。它会是我最后一台笔记本吗?大概不会。但就目前而言,它正是我所需要的——一位每天都支持我的忠实伙伴。
此致, Joe